不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力量可以做到的。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18-09-07 10:41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图说:公众参与急救培训市医疗急救中心供图

遇到突然倒地的陌生人,你敢不敢主动施救?过去,不少人担心被讹而选择袖手旁观,甚至快速避开,导致患者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两年前,堪称“好人法”的《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付诸实施,为施救者提供了免责保护,鼓励好心人迈出勇敢的一步。

明天是“世界急救日”,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纪念日,为了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技巧。世界急救日设定于2000年,时间是9月的第二个周六。日前,记者从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了解到,《条例》的实施和连续剧《紧急救护120》的热播,让上海市民对急救体系的认识不断加深,急救意识和技能也进一步提升,从“不敢救”到“敢救”的瓶颈被打破,但从“不会救”到“会救”的转变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图说:急救体系市医疗急救中心供图

公众急救,体现城市“温度”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上海普通群众参与急救成功的案例有7、8例。”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主任朱勤忠告诉记者,这与上海不断向公众普及急救知识有关,而上海近年来在公共场所和人口密集处设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也为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赢得了更多生机。

去年6月12日,9号线车厢内有一名20多岁的男子突然心脏骤停,列车停靠在世纪大道站后,在站内转乘的市民蒋女士立即对其实施心肺复苏。地铁站工作人员取来AED后,蒋女士根据提示为其除颤两次。十多分钟后,急救人员赶来接手救治。幸运的是,患者被救了回来。据悉,这是地铁布放AED设备以来首次使用,而蒋女士曾在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考取过初级急救证书。

去年10月17日,上海理工大学的大四男生小李参加1000米长跑时倒地猝死,体育老师和校医争分夺秒抢救,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这是上海从2012年推行AED校园试点项目后的首例成功案例,也是全国高校校园内AED急救的首次成功。

“对生死线上的患者、伤者来说,黄金抢救时间就几分钟,这时第一目击者的作用往往比急救医生更加关键。”朱勤忠说,社会急救,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温度。今年,宁波、杭州、北京等地相继有了第一例公众急救成功的案例,但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公众施救的成功率还是太低,不敢救、不会救成为其强烈制约因素。

央视截图

急救意识有了,能力还“不足”

央视曾调查,“是什么让公众没有毫不犹豫出手相助”,结果显示,58%的受访者害怕如果没有急救成功而被要求担责;35.9%的受访者害怕被诬蔑为肇事者。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认为,如果法律规定急救免责,他们愿意出手相助。

早在2015年,杭州最先出台地方法规,明确“持证施救”行为受法律保护。2016年11月1日,《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实施,鼓励“具备急救技能”的市民对急危重患者实施紧急现场救护;“经过培训”的人员可以使用AED实施急救。条例明确,紧急现场施救受到法律保护,也就是说,不论是否“持证”,施救时对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不承担法律责任。《条例》还将院前急救、院内急救以及社会急救均纳入适用范围,这在中国各省市急救医疗立法中尚属首次。在《条例》的保障和推动下,上海公众参与社会急救的意识大幅度提高。然而,“不会救”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大家。

“面对突发事件,如果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缺乏相应的能力,比如不会用AED,你可能不会采取行动。”上海市院前急救质量控制中心田建广博士认为,更多的市民不去施救的原因是“有心无力”,对自己急救能力的不自信,毕竟想在第一时间救人也是一门技术活。今年5月,广东开平某水上乐园有一名8岁男童不慎溺水,一男子实施了错误的“倒挂”急救法,等急救车赶到现场时,都没有人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最终男童抢救无效死亡。

公民急救普及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发达国家急救能力的培训非常普及,中国的急救普及率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近年来,在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红十字会等机构组织,越来越多的公众学习了基本的急救技能。一旦培训者在事发现场遇到需要紧急救护的危重伤病人,就能不失时机、正确有效地救护他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参加急救培训的公众数量仍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培训效果也层次不齐。在中国,目击者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比例仅有15%—30%,成功率不到1%。

“生命链条”,如何筑牢?

田建广告诉记者,对公众的急救培训力量仍需要持续加强,最好能动员全社会的资源来共筑这条“生命链条”。目前,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集合了一批急救专家,历时一年撰写了一本急救“教科书”《“救”在一瞬间》,将于年内出版。这本面向公众的急救标准化操作教科书,不仅强调急救方法,更强调预防。“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掌握必要的防范措施,可规避各种诱发和危险因素。”同时,他也建议将急救培训纳入沪上高校的必修或选修课程,这对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公众救治能力、建设健康中国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田建广也谈到,希望今后强制要求服务、教育、旅游等行业的人员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方法,因为正是这类法律规定保证了发达国家较高的急救普及率。而目前上海的AED数量仅有一千多台,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配置数量。因此,在公共场所如何设置AED、设置多少AED等,同样需要明确。“只有实施主体、监管主体得以进一步明确,我们的急救体系才能构筑得更安全有效。”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相关阅读】上海的“救命神器”AED数量尚不足

有效的紧急救治能够帮助伤者保存生命,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普遍接受基本急救技能培训,我国急救技能普及率依然较低,公民的急救能力令人堪忧。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副书记、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朱亮说,希望为公民尽快补上急救知识这一课,使伤者遇到突发伤害时能够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护,为他们争取抢救的“黄金时刻”。

朱亮表示,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通过有关法案后,公共场所全部依法设置除颤器(AED)。为什么要装AED?因为电除颤是挽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生命的关键性技术。在美国,每年大约有40万例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约为9%,个别大城市达30%或更高,这是关键因素之一。不止美国,这个设备在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等都有较好的投放。目前上海虽然AED设置数量已经超过了一千台,但是就整个区域来说,这样的数量还是偏少。

朱亮认为,对于AED的配置和推广,概括起来可以是16个字——增加数量、合理配置、 普及培训、推动使用。“但是,AED设备的成本较高,其数量并不需要盲目增加,在配置时应当做好认真调研和科学设计,比如在地铁站或者其他人口密度大的地方,以任何一点为原点,5分钟可以取回AED,按照这个原则来计算并投放AED,是比较合理的数量。”而且,他认为AED的摆放位置也相当重要,一定要醒目、便于市民取用。国内有媒体报道,AED摆在自动贩卖机上方、或锁在柜子里,这些都会导致取用麻烦,阻碍救治速度。

另外,有了AED后,还需要加大培训力度。让急救技能变成一种本能,并不是上一节课就能做到的 。朱亮认为,除了进校园、社区培训外,还可以利用各种新媒体手段,通过真人视频、图解动画等形式,将急救知识渗透到公众生活中。

“推动急救设备的使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力量可以做到的。”朱亮坦言,这需要政府、法律等多个层面的努力,一起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案例引导全社会市民共同参与急救,毕竟,公共健康体系的构筑同样也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健康权。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相关阅读】这些疾病的黄金抢救时间你知道吗?

上海市院前急救质量控制中心田建广博士告诉记者,在黄金抢救时间内,给予的救助措施越有效、越规范,伤病员的救治效果越好。

图说:黄金抢救时间市医疗急救中心供图

·心脏骤停,黄金抢救时间4分钟

心脏骤停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的救治成功率可达到50%,而超过这一时间,被救活的希望就很渺茫。

·严重创伤,黄金抢救时间1小时

严重创伤患者在伤后1小时内得到有效救治,死亡率可控制在10%。如若伤后8小时才得到有效救治,则死亡率可高达75%以上。

·急性心梗,黄金抢救时间2小时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如果在1个小时之内开通堵塞的动脉血管,死亡率只有3.5%,超过2小时则上升到5.6%,超过4个小时,则死亡率上升到10.3%。发生急性心梗后,及时疏通堵塞的血管至关重要。

·急性脑卒中,黄金抢救时间4.5小时

约75%的脑卒中为缺血性脑卒中。大脑血管被堵塞后,每分钟会有190万神经细胞死亡。患者或家属在发现疑似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后应在第一时间呼叫120。若能在发病后4.5 小时内及时接受溶栓治疗,则可显著降低残疾的风险,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