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重心如何放在病前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18-06-11 09:34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2010年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常委们举行了一场与医改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对话,医改话题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管理论坛”上,医改照样成了参会者们绕不开的话题,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中华医学会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黄建始说,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重点该在疾病预防、健康管理上多下功夫。人们生病少、生大病少,“看病难、看病贵”自然缓解了。由此,他还特别建议卫生部更名为“健康部”。

  生活方式变了,但健康的观念却没有更新

  黄建始说,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人们却常常忽视这些变化对身体的影响,对健康的态度依然停留在几十年前。

  有数据显示,40年前,中国人每顿饭至少吃20分钟、咀嚼1000多次。吃的粮食蔬菜多,鸡鸭鱼肉少。城里人上班骑自行车,农村人下地凭两只脚,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也没有可乐、汉堡包。那个时候,癌症和心脏病离中国人很远,患的人不多,甚至医学院校的教科书里还没有“”。

  现在,很多人没顿饭最多花10分钟,能咀嚼500次就不错了。饭桌上油水越来越重,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烟民,麦当劳、肯德基遍地开花,一些孩子生下来就是巨型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胡大一说,当下,每5个中国人就有一个患上了治不好的慢性病,每年还新增1000万人;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患有心血管病,而且每10秒钟就去世一个;死亡率在30年中增加了5倍,全球1/3的肺癌患者在中国。老百姓和媒体议论最多的,除了房子,就是看病。

  有病就得有药。有消息说,中国人已经宣布,要用2至3年的时间,不惜50亿元人民币,完成“重大新药创新”。医学院里,不管老师还是医生,看病和教书都在其次了,重要的是“分子生物学”!这种状态在黄建始看来,多少有的缘木求鱼。

  得了病再去治就太愚笨了

  黄建始说,以前,在医学领域,治疗最被看重,而当科学发展到今天,还等着得了病再去治就太愚笨了。何况,以当前的医疗水平,很多“富贵病”是治不好的。人们应该把有限的财力、精力多放在病前,而不是放在病后。

  美国人的一笔经济账就是前车之鉴。对慢性病的研究,过去60年,美国人花了无数的资源,研制出很多治疗药物,但能治愈慢性病的药几乎不存在。比如说,由于上个世纪医学的贡献,如今几乎每一个病人都可以借助药物有效地控制血压。然而,直到今天,全球高血压病人还是在不断地增加。这就是所谓的“高血压悖论”。

  作为心血管内科的权威,胡大一以心脏病为例指出,2009年,我国共实施心脏介入治疗24万例,如果按人均两个支架计算,仅耗材费就至少50亿元。更糟糕的是,支架虽然能救命,却不能改变心血管患病率暴涨的趋势。“盲目做支架,不去改善生活方式,不做预防,不做控制,永远都是救600多个,多死1800多个,这场战争不可能打赢。”

  为什么思路不能变一变呢?众多公共卫生专家们提出,如果把健康视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那么,生病就相当于“不及格的学生”。按现在只关注病的思维,临床医学关注的是“不及格考生的补考”,基础医学关注的是“为什么不及格”,而预防医学关注的是“如何预防不及格”。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