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分化现象导致很多一线城市的医院一直没能内设养老服务机构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18-06-14 09:14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据统计,2017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9亿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1亿人,占全部总人口数的17.3%,人口老龄化趋势较为严峻。据测算,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将继续加重,到202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攀升至2.55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7.8%左右。

我国人口的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少子化、独居化等问题,正在进一步凸显,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随之而来的医疗养护等方面需求亦快速增加。

而医养结合是应对健康老龄化浪潮下的一种社会政策目标和社会治理创新,也是实现老年人健康养老的重要手段。

现有模式的问题

医养结合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养老模式,而是通过将养老与医疗服务整合和无缝衔接,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照料基础上,为其提供医疗护理、康复疗养、健康教育、临终关怀等一系列专业化、持续性健康照护服务的一种整合式养老服务。

现阶段,医养结合主要有三类模式。一是功能整合,包括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托管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开设养老机构、医疗机构转型康复养老等;二是合作运营,包括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协议合作、社区与医疗机构协议合作等;三是网络辐射,以区域性医养协作联盟为主。

通过对以上几种模式深入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衔接度不高。以一线城市为例,由于大批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各大型医院每天需接诊大量外地转诊患者,原本针对本地患者服务的医疗资源被大量挤压,医院内设养老机构积极性很低。而基层医疗机构由于财政压力大、基础医疗设施差、老龄诊疗专业人员缺失等原因,没有能力内设养老院承担护理职能。两级分化现象导致很多一线城市的医院一直没能内设养老服务机构。

二是政策保障不足。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受惠群体主要为老年人群,较高的患病率使得他们对于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远远大于普通中青年人群。由于相应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不到位,专业养老配套医疗设备的配置、失能老人护理项目纳入医保范畴、养老机构定期健康检查等基本问题,未能得到较好解决。

三是部门间协作效果欠佳。现有制度安排下,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医疗护理这两大类服务相互隔离,而对老年人来说它们却是相互关联、密切联系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职权分散在民政、卫健、人社、规划、财政等多个部门和单位,权责边界不明晰、未能建立起长期有效沟通协调机制,使得管理过程中缺乏统一标准,难以协同发力。

四是从服务机构角度来说,一方面医养结合机构的准入资质缺乏,很多机构尽管事实上在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和养老服务,但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医疗服务或养老服务的资质,在服务对象、服务模式、服务标准等方面也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

另一方面,医养结合机构专业人员不足。很多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的机构为专业护理人员、执业医生等提供的薪酬福利待遇较低,这些人员在日常照料、医疗保健、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业技能程度也不一,职业素质参差不齐。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