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是健康生活的“软杀手”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18-06-11 09:34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1.压力无处不在

  不是所有的压力都产生不利影响,适量的压力甚至有积极作用。研究表明,机体在承受一定的压力的状态下更能处于良好状态。压力反应与机体表现曲线显示,压力反应开始,随着压力增加,机体反应良好,在合适的压力范围,机体出现最适合状态;超出此范围,随着压力的增加,机体出现明显的不适应,表现为疲乏、筋疲力尽、生病,甚至出现精神崩溃。因此,压力是的“软杀手”这一说法,就是针对了超出机体承受力的压力。可能有人会对这一说法不以为然,认为这些压力比起突发的灾难事件又算得了什么。但是,学家研究发现,每天一点的持续压力对我们健康的影响,甚至大大超过偶尔发生的灾难事件。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往往存在已久,而人们却又在有意无意中忽视它,两者的反差往往导致在身体无法承受压力时突然崩塌,酿成悲剧。我国的一项调查显示,52.1%的中小学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感到很大压力或极大压力;一项针对的调查显示:94.47%的女性都不同程度地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其中,认为自己压力“很大”的女性占14.47%,认为压力“比较大”的占43.4%,认为自己的压力“一般”的占36.1%。由于在社会与家庭中都是顶梁柱的角色,其承受的压力之大就更不用说了。

  没有压力的现实生活是无法想像的,多不胜数的压力则是无法忍受的。在这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压力显得多得过分了。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像是在比赛似地轮番轰炸着人们的视觉、听觉和大脑神经。社会体系越来越庞大,社会关系越来越繁杂,人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承受着如此激烈、无可逃避的社会竞争压力,生活节奏极快,心理压力极大,精神高度紧张焦虑,生活没有规律,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现代人要想出人头地,就不得不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精力和体力,无时无刻不在“竞争、拼搏,再竞争、再拼搏”之中,弄得人身心疲惫,精神不宁。小孩从一入学就背负着家长、老师“成龙成凤”的热切期望,“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为了所谓的重点中学、名牌大学,他们被考试的压力逼得没有一点自己的生活时间和空间;青年则面临着就业、成家、出国、升迁、买房;中年人则要面对养家、竞争上岗、孩子的上学、成长,以及上代人的赡养、就医、生活照顾等诸多压力。可以说压力无处不在。既然人生活在压力之中,就应该学会如何应对压力。

  2.压力解读

  压力,持续不断的压力,使人的大脑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长期得不到充分休息,影响着自主神经系统,影响着内分泌系统,导致人体生物钟混乱、内分泌失调、电解质紊乱、胃肠功能低下、心律不齐,种下各种疾病的祸根。可以说,只要是压力,就会对人体造成影响。让我们来看一下当遇到压力时,身体会出现哪些反应,以便去正确应对。压力出现后,我们可能会面临下列三方面的反应:①生理方面。心跳加速,肌肉紧张,,呼吸困难,,血压升高,手足震颤,,胃痛,等;②心理方面。焦虑,暴躁,沮丧,抑郁,易受刺激而发怒,没有安全感,胡思乱想,混乱,退缩等;③方面。不能集中注意力,记忆力差,逃避做事,犹豫不决,被动,缺乏动力,工作效率下降等。

  3.处理压力

  面对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压力,我们不妨套用人们都熟知的一个“浅显”道理: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同理,不会处理压力的人就是不会生活的人。在实际生活中,欲回避压力恐怕是天方夜谭,关键是要适时释放压力,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在压力下挥洒自如。请记住心理学家的忠告,人生好比一次长跑,衡量生命的价值,不在于人在压力下能够跑得有多快,而在于人最终能够离开起点多远。

  大量研究表明,要解决现代人的烦恼、焦虑的关键,就是需要改变我们面对压力的方式。

  (1)认识压力公式。一位教授在多年咨询经验中发现,人的压力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达“压力=负载/自我功能”。负载等于是卡车上所载的东西,自我功能就好像这部卡车的承载能力。如果上面负载的东西并没有增加,可是人感到很难过,这就表示有几个可能,或者是人的自我功能减弱了,或者是人自己在上面又加了太多的东西、太多垃圾。例如,在办公室跟同事处不好,回家后又跟家人闹矛盾,这些压力、情绪,就是垃圾负载。人们应该尽可能不让垃圾负载影响生活。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