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养老都不及一女孝顺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3-09-24 15:47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多少年来,中国传统都重视养儿防老。但最近调查发现,当代越来越多的老人发自肺腑说“还是生女好”!“儿子是礼服,女儿是小棉袄”的说法渐传渐广。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的老人们不但追求儿女对自己有“物质赡养”,而且追求“精神赡养”。有人说子、女相比,儿子就不如小棉袄一样的女儿贴心了。

  数据调查:靠女儿养老者越来越多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研究所做过一项调查,10年前,中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女儿的养老作用都远远低于儿子,作为老年家庭生活的主要帮助者,城市中儿子养老作用高于女儿10个百分点,农村则高出46个百分点;现今,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如广州、北京、上海等,女儿养老照料作用超出儿子5.6个百分点,农村中女儿的养老作用也从低于儿子46%缩小为10%。十年来,儿子、女儿的养老地位发生颠覆性改变,在物质赡养、精神慰藉、生活照料等方面,女儿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真人真事:三个儿不及一个女孝顺

  广州白云区江高镇农民,60多岁的张春祥阿婆谈起自己的家事,真是很伤感。张春祥有三子一女,老伴去世后,她随已婚的长子同住,过着中国农村最传统的居家养老生活。随着两个弟弟逐渐长大并成家立业,大哥董权提出母亲应由三兄弟共同赡养,并商定每个月的上、中、下旬兄弟三人分别将母亲接至自己家中生活。所谓的供奉,也只不过是保证老人的一日三餐和有一张睡觉的床而已。然而,幼子董新率先提出异议,称自己服侍母亲的时间最长,因为每逢大月下旬就会多出一天时间;而让董权也很不满的是,每次都要三番五次催促,二弟才姗姗来迟地接走母亲。老人常常陷入三个儿子驱来赶去的争执声中,过着这家不亲、那家不爱的日子。

  张春祥唯一的女儿董苹远嫁湖南郴州,得知母亲的悲惨境况后,她返回江高农村,准备将母亲接到郴州去养老。熟悉内情的人都说,中国传统要养儿防老,但董家的故事也在一定程度上刷新大家的看法:现在的女儿也能赡养好年老的父母。其孝心、决心和能力一点不比儿子小。

  出钱出力贴身“乖女牌小棉袄”渐受欢迎

  比掏腰包:再过几年子女将平分秋色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作为养老最核心的问题———物质赡养,儿子的经济支出远高于女儿,这种差距在农村尤其明显。然而这个巨大的差距在10年中慢慢被拉近。据统计,现今城市中女儿对家庭养老的经济支持占三分之一,预计再过七八年时间,儿子、女儿对老年父母的经济赡养将支出平分秋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农村不少家庭中,赡养老人的经济标准一经达成协议就很少更改。受访的很多农民告诉记者,10年前和10年后儿子月缴的养老费,都是雷打不动的一个样,按照现今的生活标准,养老费其实大大缩水了。

  相反地,在这期间,女儿对父母的物质赡养行为愈来愈突出。尽管在我国农村传统中,女儿对父母的养老不是固定和约定俗成的,在分家形成的协议中并未将照顾父母的经济责任分配给她们,但大多数已婚女儿对父母的经济养老程度并不低于儿子,只是表达方式各有差异,比如实物代替金钱的物质赡养形式就相当普遍。

  比情感慰藉:女儿比儿子更能陪老人谈心

  社会学家曾做过一项高龄老人死亡风险度的调查发现,子女的经济支持与老年人的死亡风险无关,情感关心却与之有显著的关系。他们认为,女儿善于在情感上体谅老人,能带给老人更多慰藉,是因为生育经历让她们更容易理解为人父母的不易,因此女儿更适合照顾老人,在情感慰藉方面的养老作用,女儿比儿子更有优势。

  记者采访中发现,当老人物质生活满足后,对精神赡养的需求加强,而这往往是儿子所忽略的一项重要的养老内容。而城市中老年人,特别是女性老人,在心理上更多倾向依赖女儿。他们诉说心事选择对象,首选女儿,其次老伴,接着是儿子、儿媳,最后是年龄相仿的老年朋友。花甲之龄的黄莲清老人就认为她和女儿之间的感情要比母子、婆媳感情要亲近许多,女儿就是她的贴心小棉袄,温暖实在。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