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更年期会引发的并发症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3-10-01 14:38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更年期饮食宜忌

  更年期适宜吃的食物:

  1、番木瓜

  这类热带水果所含的维生素C是橙子的2倍。维生素C可以抵御胆囊病。

  2、亚麻子

  科学家认为这种小小的棕红色种子里富含一种雌激素的化合物,能有效地防止乳腺癌。

  3、豆腐

  豆类蛋白含量最高的食物能够降低胆固醇,还能将妇女更年期的潮热反应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能使骨骼健壮。

  4、牛肉

  由于妇女一生中有很长的月经期,这使得她们比男人更容易贫血。血液中含铁量低,会引起严重的疲劳。要想获得足够的铁,吃牛肉是一种好办法。

  5、甘蓝叶

  这种不起眼的蔬菜能帮助人们远离骨质疏松症。甘蓝叶中除有大量的钙、维生素D外,还有维生素K,维生素K对骨头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更年期禁忌吃的食物:

  1、少吃甜食

  更年期女性的糖代谢、脂肪代谢也常紊乱,容易发生血糖升高、血脂升高、体趋肥胖以及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过多食用甜食还会使身体发胖,有诱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

  2、少摄入食盐

  更年期女性水盐代谢紊乱,容易发生水钠滞留,引起浮肿,并进一步引起血压升高。

  所以,更年期女性应限制食盐,用盐量宜为中青年时的一半。吃盐太多会引起高血压病,还会增加心,肾负担。

  3、限制脂肪

  更年期妇女容易发生肥胖,这是因为内分泌在更年期时发生变化,使摄食中枢失调。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量减少,体内消耗热能随之减少,造成热量过剩引起肥胖,会导致糖代谢紊乱,而诱发肥胖。

二、更年期会引发哪些并发症

 

  更年期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绝经可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两种。自然绝经指卵巢内卵泡用尽,或剩余的卵泡对促性腺激素丧失了反应,卵泡不再发育和分泌雌激素,不能刺激子宫内膜生长,导致绝经。人工绝经是指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用其他方法停止卵巢功能,如放射治疗和化疗等。单独切除子宫而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者,不作为人工绝经。更年期的并发症

  1、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症候群精神神经症状:临床特征为围绝经期首次发病,多伴有性功能衰退,可有2种类型:兴奋型;抑郁型。

  2、泌尿生殖道症状

  可出现外阴及阴道萎缩;膀胱及尿道的症状;子宫脱垂及阴道壁膨出。

  3、心血管症状

  部分患者有假性心绞痛,有时伴心悸、胸闷。

  少数患者出现轻度高血压,特点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高,阵发性发作,血压升高时出现头昏、头痛、胸闷、心悸。

  4、骨质疏松

  妇女从围绝经期开始,骨质吸收速度大于骨质生成,促使骨质丢失而骨质疏松。

三、更年期的症状

 

  更年期中最典型的症状是潮热、潮红。多发生于45~55岁,大多数妇女可出现轻重不等的症状,有人在绝经过渡期症状已开始出现,持续到绝经后2~3年,少数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10年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人工绝经者往往在手术后2周即可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术后2个月达高峰,可持续2年之久。

  1.月经改变

  月经周期改变是围绝经期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分为3种类型:

  (1)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最后绝经。

  (2)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然后逐渐减少而停止。

  (3)月经突然停止,较少见。由于卵巢无排卵,雌激素水平波动,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对于异常出血者,应行诊断性刮宫,排除恶变。

  2.血管舒缩症状

  临床表现为潮热、出汗,是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表现,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最突出的特征性症状。潮热起自前胸,涌向头颈部,然后波及全身,少数妇女仅局限在头、颈和乳房。在潮红的区域患者感到灼热,皮肤发红,紧接着爆发性出汗。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频率每天数次至30~50次。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此种血管功能不稳定可历时1年,有时长达5年或更长。

四、更年期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更年期出现的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生理性或病理性或手术而引起的卵巢功能衰竭。卵巢功能一旦衰竭或被切除和破坏,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就会减少。女性全身有400多种雌激素受体,分布在几乎女性全身所有的组织和器官,接受雌激素的控制和支配,一旦雌激素减少,就会引发器官和组织的退行性变化,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1.神经递质

  下丘脑神经递质阿片肽(EOP)、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等与潮热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5羟色胺(5-HT)对内分泌、心血管、情感和性生活等均有调节功能。

  2.遗传因素

  孪生姐妹围绝经期综合征开始时间完全相同,症状和持续时间也极相近。个体人格特征、神经类型、文化水平、职业、社会人际、家庭背景等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及症状严重程度有关。提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高级神经活动有关。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