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爸这种生物,在教育孩子中能有什么用呢?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2-09-23 15:32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我们平时会吐槽,娃爸一天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只会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娃爸忙得天天见不着人,有他没他一个样?

娃爸这种生物,在教育孩子中能有什么用呢?咱们今天聊他们对孩子心理、教育上的作用。

周四

视野

全文共4036字,阅读时间11分钟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采访了一下我娃。

你什么时候开始怕爸爸的呢?

一年级下学期我就开始怕爸爸了。之前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家之主。

什么是一家之主?

就是可以操控家里所有的人。

我想起以前,当他觉得自己很厉害的时候,就会举起胳膊,握紧拳头、挺起胸膛,做出展示力量的动作,高喊“我就是这个世界的王”。

一年级下学期,他认清了现实,自己不仅不是这个世界的王,连家里的王也不是他,爸爸才是。

说起来,爸爸的一个作用就是要让孩子认清现实,教会孩子一些社会规矩。

刹车:发布禁止指令

我家娃爸在管娃的细心度上是超过我的。但是,孩子就是想躲着他爸,每次他爸不能按时回家,他就开始欢呼,自认可以在家翻天覆地了,真是一旦山中无老虎,猴子就想当大王。也不只是我娃这样。

有一次我带着娃和他的好友在外面吃饭。好友的爸爸找来了,俩孩子看到这位爸爸之后状态都不对了,显得特别紧张。我让这位爸爸先走,我一会把孩子送回去。他走之后,俩男孩舒了口气,大呼“吓死了”,一个说“我的心脏都冻住了”,另一个说“我的呼吸都要停了”。这两位男孩都知道自己犯了点小错。

我问了一些上小学的孩子,包括女孩,在家里最怕谁,是爸爸。有时候妈妈千吼万吼都不如爸爸的变脸管用。爸爸只要一吊脸子,那叫个不怒自威。

爸爸立下的规矩,还有着超越时空的巨大威力。有一次我家小子在外面玩,猛然间想起有一件事没按照爸爸的要求做,他担心但暂时也回不去,只能安慰自己说,幸好一星期有三次机会。

这就是爸爸的刹车作用,不让孩子兴奋过头,冲出红线以外。

说起刹车,想起娃骑车摔倒的事。这小孩骑自行车太猛了,太让人害怕了。他经常高喊着“呀~呀~冲呀”,然后屁股离开车座,身体前倾,猛踩踏板。

他摔过很多次,还给我实体演示过怎么摔倒。不过这次摔得有些狠,据他描述车都飞起来了。胳膊肘蹭破了一大块皮,左腰不仅擦伤,还肿了起来,回来的时候连走路姿势都不对劲了。

他告诉我说:“这次给我的经验就是以后不能骑那么快了”。那天他是真摔怕了,都不敢骑车了。第二天伤口结疤后,他又敢了。好在他可算学会提前刹车了。

也好在孩子只是在小区里摔倒,如果以后上大路那样摔了,得多危险呀。

为什么说这些呢?娃爸对孩子的严肃、甚至是小打击,就像这次的摔跤,让孩子在离家之前有一次预演。

如果孩子小时候父亲没有起到刹车作用,等到了青春期,没有了父亲这类角色给他们制定规范,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呢?

你回想一下,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例子,妈妈总在孩子面前贬低着爸爸,以至孩子根本不怕爸爸,还跟着妈妈一起数落爸爸。等青春期一到,孩子难管了,这个时候,妈妈管不住想请爸爸出山,可爸爸这座山头早就被削成小土包,根本压不住孩子。

孙猴子没有了大山的压制,会不会骚动起来呢?

“不断被母亲灌输父亲如何不好的孩子,也会认为驱逐父亲是理所当然的事。他们只会同情母亲,不会对父亲报以一丝怜悯。这只是青春期前的事。

“临近青春期,孩子开始烦闷,虽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但已感觉到母亲有所欺瞒(父亲并不像母亲所说的那样不堪),他们甚至会觉得母亲实际上是最大的背叛者和强盗。孩子会向母亲发泄愤怒,殴打母亲,爆粗口,如果无法这样做,就伤害自己,间接让母亲愤怒和痛苦。”(《父亲这种病》)

“如果没有体验父亲的严厉,还在母子一体的状态下就经历外界的试炼,恐怕会被打击得遍体鳞伤,变得胆怯,无法过渡。”(《父亲这种病》)

不过,父爱还有温情的一面,因为父亲们还担负着另外一个角色。

庇护者:给孩子安全感

有个星期天,儿子对我说,谁谁谁随手就扇了他一巴掌。我知道这个男孩,他一直是奶奶在照管着,比我娃高一个年级,身形却比我娃大很多,俩娃站在一起,一个是大松狮,另一个就是小泰迪。

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我能接受,但是打脸我接受不了。于是我对孩子说,我下去找他去?孩子说,你不行,你平时总是笑嘻嘻的,比较弱。

我说,那就让你爸找去,你觉得行吗?孩子说行。于是娃爸带着孩子下去,向那个男孩发出了警告。

后来这事又反复了几次。再后来,谁能想到这俩娃怎么还形影不离了呢。

这事的处理方式不是今天关心的重点。重点是,孩子能感受到爸爸带给他的安全感。

之前说过,如果爸爸晚回来,娃会非常开心。可如果爸爸好些天不在家,那就不一样了。比如说爸爸被隔离了,家里就只有母子二人。

去年我们小区被隔离了,邻居爸爸因为收了一个快递,被定为次密接后,就被拉去宾馆集中隔离了。解封那天,我和孩子妈聊起天来,她说爸爸不在家,孩子变胆小了,每天晚上,她在屋里走到哪,孩子就要跟到哪。

爸爸不在,有些孩子是会没有安全感。我家娃爸长时间不在家,娃也会怕。我不在家,孩子就不会害怕。

第三者:插足母子

“插足母子”,这个词不好听,爸爸的这个作用可真是太重要了。

孩子和我出去玩,看到爸爸也赶来了,他会对爸爸说,就不能给我和妈妈一点独处的时间吗?爸爸自然是拒绝了他的这个要求。

孩子还说过将来要和我结婚,我心想等将来七老八十了,还能有一个年轻小伙喜欢自己,那我是得有多大魅力呀。可我转念一想,不对,这小孩还给我说过他要和他们班里的谁谁谁,还有谁谁谁,这个老师、还有另外一个老师结婚。孩子你野心可真不小。

话说回来,精神分析有一个著名的情结,叫做“俄底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是古希腊故事中的人物,他的悲剧是弑父娶母。

这个情结简单来说就是恋母情结,儿童时期几乎所有孩子都有恋母情结。

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的雅克·拉康这样说:“如果没有父亲,就不存在俄底浦斯情结的问题,反过来说,俄狄浦斯情结,就是对父亲的基本功能的介绍。”

俄底浦斯情结的存在,正是因为孩子认识到,其实自己并不是独占母亲的,他和母亲之外还有父亲。

父亲的存在,将母子之间的二元关系,引入到一个三元结构,母子不再是一体的,让母子这种连体式双胞胎分离开来,彼此独立。

“其实孩子也不喜欢被一方独占,他更喜欢为双方所有,不偏向任何一方,这样能保持最佳的内心平衡,健全地成长。

孩子在父母两个不同性质的角色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更容易确立自我。虽处在两极之间,但与双方都保持自由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主体性和个性。如果受到其中一方的强烈支配,孩子就像被压入模具一样感到不自由,也不容易良好地适应社会。”(《父亲这种病》)

父亲的作用怎样就消失了呢?

在很久之前,父亲的作用是巨大的,他们即使不管教孩子,权威也不会消失。

进入农耕社会之后,父亲带领着整个家族,孩子自然也是父系家族的孩子。如果夫妻之间出现问题,孩子一定是归父亲的。

现在就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孩子跟着妈妈,尤其是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因为孩子在生物学意义上需要母亲。(咱在这里说的是父亲角色在历史中发生的变化,而不是讨论哪种好。)

父亲的权威还体现在生杀大权上。以前,无论是西方,还是咱们中国,父亲对孩子都是有生杀大权的。今天就只说说咱们国家之前的历史。

秦汉之前,“父”于“子”是有生杀大权的。但是后来,人的性命成为国家的,生杀权完全操纵在国家手里,父亲就不能再随便杀子了。

但是,父母对于不孝子有送惩权,“只要父母提出控诉,法司无不照准。”“如果父母以不孝的罪名呈控,请求将子处死,政府也是不会拒绝的,虽然不孝罪的处分除告言诅骂处死外,其余等项皆罪不至死。”这就是说父权“仍保留有生杀的意志。”法律和家族父权制互为因果维系着社会认可的秩序。(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父亲有很大的权威,在教子方面也是承担着很大的责任,“子不教,父之过”,父亲们还写出了各种诫子书、各种家训。

就算是平民百姓,父亲也会通过“父传子业”承担着教育者的作用。

如今,父权时代已经结束。父亲和母亲关系对等,甚至父亲作为经济支柱的地位都动摇了,再加上经常不在家,父亲甚至没有了存在感。

父亲的教育功能被学校给取代了,父亲与孩子玩耍的一部分功能也被兴趣班给取代了。如果利用母子联结再把父亲推出去,那父亲只能是一部赚钱机器。

给父亲多刷刷存在感

孩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想要获得父亲的认可,想要有一个理想父亲的形象。而这个形象,除了父亲本身之外,还需要孩子的母亲去维护。

单亲家庭中,父亲的形象甚至是可以塑造出来的。因为父亲的意义是文化和心理层面上的。这个心理层面的父亲,可以是身边的男性,比如舅舅;还可以是一个组织,比如英国的寄宿学校就有着父亲的功能;甚至可以是单亲妈妈自己。

缺少父亲角色管教的孩子,很可能会变得幼稚、夜郎自大、容易受伤,缺少安全感。(文章开头我娃是王的例子真典型。)

“为了健康成长,孩子需要一个懂得爱护自己,具有智慧和能力、令人尊敬的父亲形象。这与现实生活中的父亲并无关系。”

父亲也需要孩子

经常与孩子互动,父亲的压力就会就变小。在与孩子互动时,父亲身上的催产素会被激活,让父亲的抗压和忍耐度提高了。

如果始终见不到孩子,不得已长期高压,或离开孩子去异地生活,他们为此牺牲了多少?

另外强调一下,“人有着很强大的补偿能力,有时候单亲也能很好地完成双亲的作用。更令人吃惊的是,即使成长过程中遭遇不幸,孩子也不会在意父亲的不足或不完美,只要他们提供一点点帮助,孩子就有能力实现自立。”这是《父亲这种病》的作者,一位精神科医生的原话。

封面图片及内文图片:法国黑色幽默动画《自杀专卖店》。

每个家庭成员都在亲子关系中不可缺少。“亲子关系”也并不仅仅是家长和孩子的关系——

亲密的家庭关系,愿意一同交流和成长的良好氛围,也同样重要。

不要陷入「越累-越抱怨-越抵触」的恶性循环。

家庭不是负担,不要陷入焦虑。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自己,了解家人——这里面大有学问。

童行「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就是旨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共学社群。

12

韩乐

儿童故事创作者

生活教育实践者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