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人贩子时,别喊“我不认识他”,这样做,旁人更愿意帮你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2-10-24 20:58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不管是单身女性,还是带娃出门的宝妈或老人,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会不会遇到坏人?会不会遇到抢孩子的人贩子?

很多时候,我们从身边人口中听说,或者从网络上得知一些不好的事情,都会心有余悸。因为很多情况下,悲剧发生时,并不是没有旁观者。

尤其是人贩子抢孩子时,他们经常使用的套路是“这是我老婆,两口子吵架呢”。即便宝妈百般解释,但人贩子就是能在众目睽睽下明目张胆地将孩子抢走。

为什么宝妈说“我不认识他”,或者明明有那么多围观者,但事情就这样无奈地发生了?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家长们能有所启发,看好自己的孩子,遇到紧急情况时,能机智自救。

这样做,旁人更愿意帮你

看完以上这2个效应,你是不是有些困惑,那怎样才可以打破这种效应,让路人参与进来,而不是选择旁观呢?

社会心理学给出答案——如果需要帮助,就直接提出请求。

①指定某一个人

当我们遇到困难,特别是宝妈、老人带着孩子出门,遇到人贩子时,不要朝身边人大喊“大家帮帮我”。

因为“大家”这个词,太广太模糊了。这就会导致责任分散,谁都可以承担起帮你的责任,但谁也都可以视而不见。

这时候,你一定要挑出一个特定的人来。比如“戴眼镜穿白衬衣的这位大哥”、拿黑色提包穿牛仔裤的这位女士”,把责任明确到某一个人,让他自动介入到你的事情中来。

像我们常说,遇到人贩子抢人的紧急情况,就打掉路人的手机、损坏某一个路人的车,这也是防止责任分散的一种方式,将责任明确给到某一个人。

只要有人开始介入,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会好办很多。

 

②告知具体要做什么

当你指定某一个人后,要明确告诉他你的需求。

不要因为太激动,而只是哭喊或喋喋不休,一定要说出具体的问题和你需要别人干什么。

比如说“他们是人贩子,请你帮我报警”、“请你帮我打这个电话联系我的家人”、“请你帮我拍下这一幕”

把事情说明确,能减少情境模棱两可的不确定性。

只要有人愿意提供帮助,那他会打破“群体压力”,从而提供可效仿的榜样,让其他路人也产生从众心理,纷纷介入进来。

到了这一步,你基本就无碍了。

这些技巧,不管对于带娃的宝妈老人,还是独自出门的女性,又或者遇到困难的我们,都很适用。

 

想要得到他人的帮助,我们需谨记,一定要打破“群体压力”“责任分散”效应。让特定的人参与进来,提供从众的正面效应。

只有这样,当我们处在群体中,面临紧急情况时,才能增加路人帮助的概率。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