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对过度溺爱的父母,是种怎样的体验?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2-12-01 02:06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作者:璇子(爸妈精读作者)

网上有一个问题:有一对过度溺爱的父母,是种怎样的体验?

有人说:“我小时候都是我爸直接剥好鱼刺把鱼送到嘴里,我现在20多岁了,还不会自己独自吃鱼。”

有人说:“我生娃了,有婆家帮忙带,可我妈不放心,几百公里跑过来和我婆家住一起给我带娃,天知道我每天夹在中间有多尴尬。”

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就业择偶,父母都事无巨细地包办、控制、甚至是严厉管制,看似给了孩子很多爱,实则是剥夺了太多本属于孩子的自由。

随之而来的,是孩子的无奈、迷失、挫败与窒息。

孩子成长路上,摊上溺爱型父母,真是一生的灾难。

被溺爱的孩子,变得低能且自私

还记得被称为“天下第一懒人”的杨锁吗?他年仅23岁,就被活活饿死在家中。

杨锁的父母由于老年得子,对杨锁格外宠爱,为了把儿子永远留住,专门给他起名叫“杨锁”。

不曾想,父母过度的溺爱,不仅“锁”住了儿子的生活,更“锁”住了儿子的生命。

年幼时,父亲舍不得让他走路,用担子挑着送他去上学。

他上课被老师批评,父母不和他沟通,反而去找老师理论。

父亲因病去世后,家里的重担全部压在母亲身上,母亲万不得已让杨锁帮忙时,还遭到了他的拒绝和殴打。

最后,母亲因劳累成疾去世了。

据村民说,母亲去世后,杨锁从来不洗衣服,穿脏了就扔掉,村里人给他送来的肉和菜,他挂在屋檐上放臭也不做来吃。

5年后,杨锁被饿死在家中。

令人唏嘘不已。

父母总以为自己把最好的都给了孩子,殊不知,爱也会“过犹不及”,会让孩子无法“承受之重”。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将溺爱称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

他描绘说:“这是那些过分庇护孩子的父母辛辛苦苦亲手挖掘的。

掉进陷阱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权利,也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机会。”

溺爱不是爱,而是害。

用溺爱保护出来的孩子,最终会失去飞翔的权利。

如果父母总是无条件满足孩子,包办甚至控制孩子的一切,就像蜜罐里的糖,吃起来虽甜,却会渐渐腐蚀掉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机能。

使孩子丧失向外探索的能力,变得脆弱、自私、蛮横,最终成为精神上的低能儿。

溺爱背后,是父母的控制欲在作祟

那,为什么父母会溺爱孩子呢?

有人说,是父母的补偿心理在作怪。因为父母在自己成长中有过偏差或亏欠,导致自己成年后对小时候最匮乏的东西产生贪欲,过分给予孩子。

有人说,是父母偷懒,想走捷径。看似为孩子包办了很多事情,实则也剥夺了他们探索这个世界的权利与自由。

教育专家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指出:

溺爱不是“太多的爱”,而是“太多打着爱的旗号的控制和包办”。

溺爱不是爱,是披着爱的外衣的占有和控制,是成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管理孩子,剥夺孩子的独立性,其背后的心理基础是恐惧和不信任。

伦敦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溺爱孩子的背后,是父母强烈的控制欲。

想起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死刑犯在临行前,给母亲写的一封信:

3岁那年,我跑太快被石头绊倒,你踢了石头两脚,说石头该死!

6岁那年,我想买模型飞机你不同意,我躺地上一哭,你立刻就付钱。

13岁那年,我踢球打破邻居窗户,你直接替我向邻居赔钱道了歉。

20岁那年,我想换新手机,你立刻给我汇了3万。

32岁那年,我欠了千万赌债,你气得病倒,但还是帮我还清了债务。

35岁这年,你再也帮不了我,因为我抢劫结伙杀人,被判死刑。

其实,生活中这样溺爱孩子的父母,比比皆是。

他们或是为孩子包办。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塑造孩子,让孩子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轻松得到一切。

或是对孩子纵容。不管孩子多么不合理的要求,都会倾尽所有去满足。

无论是包办溺爱型父母,还是纵容溺爱型父母,都会给孩子成长路上带来巨大的危害。

轻则让孩子变得软弱和懒惰,重则让孩子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划清界限,让孩子获得精神独立

前苏联著名领导人捷尔任斯基说:

“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满足他们的任性要求,他们长大就会堕落,成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因此,父母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

那,如何才能做到爱而不溺呢?

第一,正视并回应孩子的需求。

当孩子向我们提出愿望或请求时,先了解孩子为什么需要,再引导孩子是否真的需要。

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需求也要有所克制,不是什么东西想要就都能得到的,使他对现实有更清晰的认知。

先对孩子共情,再去否定,孩子才不会轻易受到伤害,才会相信父母是真正尊重且理解自己的。

如果孩子提的过分要求都无条件满足的话,只会换来孩子的无分寸感和过度索取。

第二,遵循孩子的成长路径。

懂教育的父母,不会给孩子设限,而是遵循孩子的成长路径,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误权,使孩子获得成长必需的生活经验。

给孩子选择权,让孩子在选择和判断的过程中学会抉择、学会取舍,形成独立思维和自信心;

给孩子尝试权,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挖掘和引导出孩子新奇和探索的本能;

给孩子犯错误权,与其害怕孩子犯错包办而使孩子丧失进步机会,不如让他在错误中去改进和总结。

第三,父母要从孩子生命中分离出来。

曾听过一句话:中国最需要独立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深以为然。

在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中,朱雨辰的妈妈每天凌晨4点起床给儿子熬梨汁,一熬就是十年,也不管儿子爱不爱喝。

她挑选儿媳妇的首要条件不是儿子喜欢,而是自己喜欢,并且儿媳得和她一样,无私地为儿子奉献。

她直接坦言:“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儿子的,我完全没有自我。”

朱雨辰也表示,妈妈给的这种爱,让他压力太大了,他甚至对妈妈尝试过自残。

像朱雨辰妈妈这种没能及时从孩子生命中分离出去,甚至将孩子当成自己唯一精神支柱的教育方式。

不仅丧失了自我,还使孩子深陷痛苦中,真是一种两败俱伤的结局。

很喜欢纪伯伦在《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中的一句话: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爱孩子,不是没有原则地娇惯和迁就,不是无条件地包办与溺爱。

爱孩子,是信任他、尊重他,放手让他去自由探索,让他拥有独立的思想与人格。

愿所有父母都能充满智慧地爱孩子,做到爱而不溺,宠而不娇。

愿每个孩子都能少一些依赖和任性,多一些勇气与独立,拥有轻快自在的人生。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