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再难出贵子?这部耗时6年的纪录片,揭开了中国教育的最残酷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2-11-03 22:49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一部沉重、残酷却又真实的纪录片。

一个导演,举债25万,花了整整6年,跟拍三个分别来自中国农村、小镇、首都孩子不同的人生。

虽然阶级之间如此迥异,可片子却没去可怜谁,没去责怪谁,只是平静记录了他们是如何在各自的命运里血肉挣扎,寻找自己的出路。

有人说,这部记录片戳到了中国教育的最痛处。

13亿中国人,都能在这部纪录片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有的家长还带着孩子一起看,孩子回家后乖乖捧起书刷起题来:

这部被称作中国版《人生七年》的纪录片,就是——

《出·路》

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生活的吊诡之处在于,哪怕你不作任何艺术加工,简单把生活拍出来,都是电影。

袁晗寒,有着很多人都羡慕的人生。

她毫不费力地一路上最好的学校,才16岁的她最大的人生最大的烦恼是——

如何对抗人生的无聊?

为此,她从全北京最好的美院附中辍学,开始尝试各种方式打发人生:画画、看看电影、开咖啡店...

尽管创业失败也全然不在意,因为她的退路是出国留学。

这个“怎么作都不会饿死”的富家女,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有个身在西北农村的女孩,最大的愿望却是每个月挣一千元“巨款”,不再挨饿

马百娟,12岁,小学二年级,全片最令人心疼的小女孩。

生活在一个一家四口全年花费不超过50元的甘肃农村,马百娟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啃完一块泡着凉水的面饼,然后背上书包,甩着胳膊走10几公里去上学。

和其他农村孩子一样,她也有干不完的农活:喂猪、砍柴、打水..

看着单薄的小身板颤颤巍巍地穿梭在大山里,路那么弯,我眼泪就掉下来了。

但只要到课堂捧起课本,她眼睛总是闪着亮晶晶的光,嘴角总是憋不住扬起笑容...

这一切,都是因为她想去北京上学。

只有这样才能赚到足够多的钱,才能有吃不完的面,喝不完的水...

她用尽力气,不过为了过上平凡一生。

父母是孩子的人生的起点,在袁晗寒和马百娟的对比下,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生命最让人动容的地方也在于此:

不管是生在温室里,还是生在悬崖上,每颗种子都在奋力向上,开出各自的花来。

哪怕命运不公,努力终归是希望。

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高度

马百娟的人生,逆袭了吗?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三年后,父亲给15岁的马百娟选择的出路是退学嫁人

由于当地教育水平有限,已经15岁的马百娟才读四年级,即使学习再认真,成绩也跟不上。

就在心灰意冷的时候,哥哥也不断泼冷水:“学不好你还浪费钱读书干啥...”

更让人惋惜的是,加拿大有个观众看了三年前马百娟的故事,决定资助她上学,但马百娟父亲因为嫌办银行卡太麻烦,这件事也不了了之。

哪怕迫于压力退学,马百娟还是心存不甘,硬着头皮进城找工作,应聘的时候因为年龄太小,不会使用电脑屡屡遭拒。

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一个石桥,她失落地靠着,低着头。

眼里,早已没有三年前的光亮。

而最后一个主人公徐佳的故事,比马百娟幸运得多。

徐佳是农民工的后代,19岁的他复读了两年依旧落榜。

但父亲临死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徐佳能考上大学,因为父亲这一辈在城里打工受尽了生活的苦,深知只有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出路

父亲的遗愿、母亲的期盼是他的动力,也是他的压力。

徐佳在复读期间曾紧张到脑袋一片空白,手心冒汗,甚至一度想过自杀。

同样起点不好的徐佳,幸运在有一个全力支持他的母亲。

对徐佳的屡屡落榜,母亲没有责怪,而是相信儿子,辛苦打工,再赌一年。

在儿子高考那天,徐佳母亲怕儿子压力太大,特地没去学校,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紧张到手脚发抖。

终于,扛过千军万马,徐佳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给一家人带来了希望。

有人说,对穷人而言,高考是唯一一次相对公平的较量

所以很多人看完这部片,也愈加理解国家为什么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为什么让穷人走出大山的张桂梅校长那么伟大。

在教育这件事上,父母的认知、见识和格局,决定了孩子人生的高度。

徐佳的父母深知读书才是与命运较量最有力的武器,所以她选了一条村里人都不理解的路,把孩子捧到了自己能够看到的高度。

但我们也无法责怪马百娟的父亲,因为人无法做出超出自己认知的决定。

所以唯有让自己视野更开阔,才能穿越人世的艰辛,把孩子领到理想的彼岸。

正如导演所说:

一个好的教育应该唤醒生命,唤醒这种生命意识,然后给人一些学习能力,就是我可以辍学,但是我要有一些学习能力,我还可以继续学习。

什么才是孩子真正的出路?

时间又往后推移,到了揭晓三个孩子结局的时候了。

剧组来到马百娟家继续拍摄时,父亲拒绝了,“给2万块就继续拍,给不了就不要纠缠了。

16岁的马百娟最后一次出现在镜头里,早已物是人非。

她挺着肚子,跟几个和自己一样大的孕妇在村口说着家常。

她嫁给自己的表哥了。

徐佳已俨然成了一个职场精英的样子,按照母亲期望的剧本:上大学、在城里工作,买车,买房,彻底摆脱农村,为家人扬眉吐气。

甚至没工作两年,为了给女友一个交代,也匆匆结婚了。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下一代成为袁晗寒。

但他跟着社会时钟做完这一切后,却隐隐约约觉得哪里不对劲。

例如自己穷的时候想去西藏骑行,拿不出路费一直没去成。后来有钱,这个愿望也一直没达成。

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又困惑这一路究竟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人

袁晗寒,这个生在罗马的人,留学期间周游整个欧洲,在德国太无聊,她选择回到北京注册了艺术品投资公司当起了CEO。

但她更多时候,还是陷入迷茫仿徨之中

很多人说,袁晗寒这样的人生赢家还有什么烦恼吗?

但在导演郑琼看来,三个主人公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她也需要在自己的框架里去做尝试和探索,只是她不必面临生存的问题,她要解决的是非物质形态的挑战

这部纪录片,记录的是出生,是挣扎,是出路。

是一个生命对上一代人的买单,也是另一个生命在未降临前的开始。

无论身处什么阶级,少年的前路却是一样的迷茫。

徐佳导演说,这三个孩子的经历,她自己都经历过:

同样出身农村,经历3次高考落榜,最终还是没考上大学;后来到北京打拼,一门心思想活下去;到现在实现了自由。

但真正的自由,并不是有钱了,或者打破阶层。

如果马百娟中一个彩票成了徐佳,徐佳通过自身奋斗成了袁晗寒,他们的问题和困惑也不会消失。

在这部片里,我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看到了曾经的小伙伴,还看到了无数个和我一样迷茫奋斗的年轻人,甚至看到父母的影子,孩子未来的样子...

什么才是孩子的出路?或者每一个我们的出路?

这可能是我们一辈子要探索的问题,也是我们怎么做好父母最关键的问题。

也许打破「成功学」的框架,找到自己的使命和价值,才是真正的出路。

很喜欢特蕾莎修女的一句话:“上帝不是要你成功,而是要你尝试。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