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壮和运动结合,效果最佳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18-09-26 11:40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嘴壮和运动结合,效果最佳

  说起运动,很多家长都觉得这跟宝宝没有关系。在他们眼里,似乎只有足球、篮球、跑步、游泳等等,以及那些各种各样的竞技比赛、运动会、健身房里的运动才是运动。孩子们跟这些运动搭不上边吧?其实这样理解太片面了,运动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玩皮球、滑滑梯、踢毽子、跳绳、跑步、游泳、做操、远足等等,都是运动,而且是孩子必不可少的运动。

  不管你的孩子特别淘还是特别文静,都需要一定的运动量。虽然宝宝具体需要多大的运动量要因人而异,但你一定要多给孩子运动的机会,因为他需要靠跑、跳、爬和探索世界,来了解自己的身体如何运转和释放能量。尤其是嘴壮的孩子,吃得比较多一些,更需要结合运动来消化食物,这样才能更多、更好地吸收营养。

  一般来说,小朋友学会爬、走路之后,都是非常好动的,单单从自己的日常活动比如跑跳、追赶和打闹中,就能获得需要的运动量。但是,如今很多家庭里只有一个宝宝,因此特别娇惯。有个别家长,别说户外体育活动,平时连走路都不太舍得,生怕累坏孩子。如果在户外活动中摔一跤,那更是心痛得不得了。这不,前两天我还看到有家长在朋友圈发的小视频,八九个月大的宝宝穿着汗衫短裤,在地上爬得不亦乐乎,开心极了,妈妈的文字说明是“小鲜肉天天在地上蹭,我都替他疼。”

  替他疼,可能是当妈的天性,但是假如因此制止他爬行,那就太荒谬了。可是,还真的有家长这样做,他们会心疼孩子娇嫩的皮肤在地上蹭,还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体质弱,累坏了要生病。甚至有个别家长认为,有些爬、翻、滚的动作危险,还会把一身干净的衣服弄脏。出于种种原因,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限制孩子的很多运动。

  等到孩子再长大一些,上学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我国教育长久以来都存在着重视智育轻视体育的现象,很多家长认为户外体育活动就是玩玩而已,还不如写写字、看看书有用。家长对体育活动意识的淡薄,使孩子更加缺少锻炼的机会。于是,从刚会走路的宝宝到已经读中学的孩子,在运动方面,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家长的干涉。

  其实,运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并不需要我说太多。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嘴壮、多吃点,可是与此同时你也要让孩子多运动才好。只有经常带孩子锻炼身体,才能消化好吸收好,让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我国游泳名将吴鹏小时候因为体弱多病,被酷爱体育的父母送进了游泳培训班,本来只是想通过游泳强身健体,提高身体抵抗力,却不料由此诞生了一位世界冠军。你的孩子未必要去做世界冠军,但是,你总希望他一生健健康康吧?运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考虑,要监督他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果他总坐着,要让他多做一些消耗能量的活动,比如骑小童车,来代替那些比较安静的活动。家长也要尽可能多地和他一起活动,到楼下小区里玩玩单脚跳的游戏,或者在附近的空地上踢踢球。
  如果宝宝上幼儿园了,要确保幼儿园会带孩子做很多能动起来的活动,也有足够大的空间让孩子跑来跑去。节假日的时候,还可以邀请宝宝的一两个小伙伴一起在小区或公园里玩。夏天一起去游泳,冬天一起打雪仗等等。或者去游乐场滑滑梯、荡秋千、爬上爬下、互相追赶。在这些游戏和运动中,孩子的平衡能力、速度、耐力等,都会得到很大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要一味追求运动的强度,而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和需要,选择适合他们年龄段的、他们自己喜欢的、有条件的并能坚持下去的游戏或运动。比如,3岁和3岁以上的儿童就可以学习滑冰、体操。6岁左右的儿童,可以学习踢球了。5~9岁的儿童,可以多尝试一些融入生活中的活动如散步、爬山、踢球和跳绳。还可以多做一些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滑冰、跑步等。

  至于运动量,不管你的孩子嘴多壮,运动强度都不应该太大。一般来说,10岁以下的孩子,每天总共1个小时的锻炼就可以了,运动强度也应适中。关键在于坚持,孩子年龄小,自觉性比较差,家长必须予以正确的监督指导,让他们合理安排运动量,有计划地锻炼,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从运动中得到最大的收益。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