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0-05-06 18:13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现在患有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糖尿病是一种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疾病。那么,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糖尿病?下面我们就具体的了解一下吧。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1、性功能障碍
 
特别是中年肥胖的性功能障碍者,可考虑糖尿病的可能,需及时检查血糖情况。
 
2、突如其来的视力减退
 
突然发生,或迅速加重的近视、视力模糊等视力减退的情况发生时,在找不到原因的情况下,可考虑检查一下血糖。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
 
3、餐后低血糖
 
糖尿病早期由于胰岛素分泌过程缓慢,当达到胰岛素分泌达高峰时,餐后血糖高峰已过,因此可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如果在两餐中间的时间,经常发生头晕、心慌等低血糖症状时,需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
 
1、对物质代谢的危害
 
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引起糖代谢严重紊乱,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加速,酮体大量产生,组织未及氧化,肺及肾也未及时调节排出酮体,血酮浓度明显增高,出现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病死率极高,需紧急救治。
 
2、对眼球的危害
 
糖尿病患者除动脉硬化、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及老年性白内障外,糖尿病视网膜病与糖尿病性白内障为糖尿病危害眼球的主要表现。轻者视力下降,重者可引起失明。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
 
3、尿病对神经的危害
 
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糖尿病神经病变最常见为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朱涛体现在四肢末稍麻木、冰冷刺痛等;而植物神经病变主要体现在无汗、少汗或者多汗等。
 
预防糖尿病最好方法
 
1、饮食禁忌
 
管住嘴,不吃含蔗糖、葡萄糖的食品。主食方面经常吃一些粗粮,如玉米、荞麦、豆类。副食则以蔬菜、瓜果为主,对降糖有辅助作用的食物,如苦瓜、柚子皮(作菜)、番石榴、雪莲果等要常吃。还要戒烟限酒。
 
2、坚持锻炼
 
怎么做好糖尿病自我保健?坚持锻炼但不能太剧烈,最好在户外进行,吸收更多的氧,且一定要持之以恒。
 
3、少熬夜
 
睡眠稳定内分泌,再忙再累,也要注意安排好休息时间。熬夜打乱身体工作流程,使胰岛素分泌失去规律或反应不及时,糖的分解代谢失常。
 
4、饮食均衡
 
糖尿病很多都是由于饮食不当所导致的,所以预防糖尿病的方法就是,不暴饮暴食,生活、饮食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少食多餐,总量控制,日常多喝些白开水,是预防糖尿病的基础。
 
5、心态平和
 
保持心态平衡,减轻心理压力。各种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强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
 
6、合理减肥
 
肥胖时脂肪细胞膜和肌肉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对胰岛素的亲和能力降低,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糖的利用障碍,使血糖升高而出现糖尿病。
 
7、预防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可引起胰岛炎,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产生糖尿病。另外,病毒感染后还可使潜伏的糖尿病加重而成为显性糖尿病。
 
8、口服降糖药的选择
 
目前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西药主要有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和膳食调节剂五类,糖尿病患者要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种类。
 
糖尿病的生活注意事项
 
1、每天饮食要规律
 
规律的饮食对控制血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进食规律,一日至少进食三餐,而且要定时、定量,两餐之间要间隔4至5小时。易出现低血糖的人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加餐2-3次。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
 
2、熟记低血糖的表现,随身携带快速吸收的糖果
 
低血糖最常见的也是最迅速的反应主要包括饥饿、头昏、心慌、出冷汗、紧张、发抖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当及时吃一些糖块、加糖的水等以缓解低血糖反应。
 
3、随身携带糖尿病用药卡
 
随身携带用药卡,以防万一突发低血糖反应自己失去知觉,救护人员第一时间能够清楚知道自己所服用的药物,使救护工作更有针对性。
 
4、积极进行饮食控制和规律的运动
 
药物治疗有利有弊,糖尿病患者不能完全依靠药物治疗,而是应该将控制饮食与体育锻炼相结合,尽可能在饭后1~2小时进行运动,尤其是早餐后是健身运动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时可能是一天中血糖最高的时候,选择这一时间运动往往不必加餐。但不要在药物作用最强的时候运动,否则有可能导致低血糖。长时间大运动量运动后的降糖作用持久,如爬山,郊游等,应及时增加进食量,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结语:通过以上的阅读大家对于糖尿病的病症都了解了吧。先要预防糖尿病,规律的饮食对控制血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保持心态平衡,减轻心理压力。各种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强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