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治肺三法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0-11-03 09:41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秋冬到来,肺病(气管、支气管等)发生增多,中医认为肺脏很娇,外感邪气之后,容易侵犯肺脏而生病,其他脏腑病变,也常侵犯到肺部。那么如何调理肺脏,是秋冬治疗肺病的关键,小编总结了仲景是如治肺的~

温肺法

外感的邪气很多种类,其中最易感受的是风寒之邪,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过"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肺脏易受寒邪所侵犯。一旦寒邪袭击肺脏,那么就要用温肺的方法,驱散寒邪,使肺脏的功能恢复正常。所谓的寒邪,也分为外寒和内寒两种。

外感寒邪

外感寒邪,常用温通宣散肺脏的治法。仲景认为,太阳病出现发热头痛,身体、关节疼痛,怕风,无汗,喘息,是因为外寒袭表,肺脏的宣发肃降的功能失调了。仲景指出用

“麻黄汤”来宣散这种外寒,治疗效果较好。麻黄汤也被作为治疗风寒袭肺的主要方之一。

内伤寒饮

内寒多是寒饮引起的,阴邪留滞体内,最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寒湿凝聚,可导致肺气升降不通畅,从而出现寒咳、喘逆的症状。《金匮要略》中提到:“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也说明在治疗内寒水饮的治疗上,射干麻黄汤是主要方之一。

泻肺法

肺主气,宣发肃降,有通调水道的功能,肺失肃降的时候,会造成气机的逆乱。泻肺法又分为泻肺气和泻浊饮这两种治法。

泻下肺气法

肺气是以下降为顺,如果肺气上逆,会引起咳嗽、气促或喘息等症状。引起咳嗽上气的原因很多,有寒热虚实的区别,在具体运用泻下肺气法时,应区别对待,辨证论治。

《伤寒论》中,运用大承气汤通腑泻肺下气。肺与大肠相表里,大承气汤原本是治疗阳明腑实症的,但对于腑气不通、浊气上逆,从而导致的互为表里的肺脏的气机不通畅,肺失肃降,大承气汤的效果很好,这就叫做“上病下治”,也是泻下肺气法比较好的例子。

泻下浊饮法

肺脏有通调水道的功效,如果水道不通畅,导致水饮浊邪侵犯上焦,疾病就发生了。葶苈大枣泻肺汤是治疗这类肺病的代表方剂。《金匮要略》中提到:“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后代医家在运用泻肺法时,经常搭配泻火、降气、通便的中药,来完善写下浊饮这一治法。

秋季治肺三法

补肺法

肺脏的虚损,主要以气、阴虚损为主,虚者补之,具体有以下两点。

补益肺气法

在补肺气方面,仲景喜欢用黄芪,“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用黄芪来补肺益气,小建中汤补脾益肺,体现了培土生金的治法,所以补益肺气法在虚劳亏损的症状中的应用比较多。

历代医家对于肺阳的讨论比较少,补肺阳的方子更少。肺虚日久阳气亏损,上焦宣发失去温化,水津不得输布,阴浊壅塞于肺,肺气不降导致阴浊上逆;或者体质原本是阳虚质,下焦有水饮停聚,因为肺虚,寒水泛逆在上,从而导致了肺胀喘哮。所以肺阳虚表现出多是“肺寒”、“肺中冷”,治法上用温肺化饮的方法,主要方子有甘草干姜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

补益肺阴法

对于肺阴损耗较轻者,多有脾胃的津液损伤,应该兼以养胃生津为法,可用沙参麦冬汤主之;阴虚比较严重的,一般会累及肾脏,应该要兼补肾阴,宜用百合固金汤等方;如果气阴都出现了亏损,那么就要兼顾脾肺,同时治疗,这种情况下麦门冬汤、生脉散都可以作为补气润肺的主要方子使用。所以关于补肺阴的方法,一般以滋阴润肺为主,再根据损耗的程度和累及的脏腑来做具体判断。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