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出生后不对劲,爸爸一直心存侥幸,直到幼儿园老师将他点醒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2-08-31 15:54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跟爸爸再说一遍,我想上厕所。”马成勇蹲在儿子马国恒的面前,一字一字地教给他说话。但是坐在病床上的小恒却一直在左顾右盼,根本不看马成勇,对他说的话也恍若未闻。马成勇在坚持又说了几遍后,看儿子注意力根本不在自己身上,他叹了一口气,直起身向厕所走去,去洗小恒刚刚拉裤子换下来的衣服。马成勇熟练地搓洗着被弄脏的衣服,想到病房里患病的儿子,他的眼底是一片绝望和悲痛。图为马成勇和儿子小恒。

 

马成勇的家在云南昭通的一个小村庄,靠种玉米、土豆为生,每天挣扎在温饱线上,艰难地生活着。2016年儿子马国恒出生后,马成勇比之前更加拼命地干活,因为他想要给儿子更好的生活。因为妻子早年间出车祸不幸伤到了大脑,生活自理困难,照顾儿子和养家糊口的重担,都压在了马成勇的肩上。图为小恒在做治疗。

为了既照顾儿子又不耽误下地干活,马成勇每天都奔波在自家的耕地和家之间,在地里干两个小时的活,他就会小跑着回家,看看还在襁褓中的儿子是不是饿了要吃奶,看看他有没有尿床。等到小恒1岁多的时候,马成勇便把儿子背在背上一起到地里务农。虽然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是马成勇只要看到儿子天真的笑脸,始终觉得生活有奔头。

 

但是随着小恒渐渐长大,马成勇的内心开始惶恐不安。他发现儿子的发育和同龄的孩子比起来要差一大截,不仅说话含糊不清,智力也相差很大。最令马成勇无奈的就是,儿子一直都没有学会上厕所,每天都会拉裤子,而且拉了裤子也不会叫人,自顾自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图为马成勇陪儿子做康复训练。

一开始马成勇以为是家里条件不好,小恒营养跟不上,才会发育落后。于是他便拼命地去做临时工,然后攒钱给小恒买牛奶和营养品。村里老人也说有的孩子发育早,有的孩子发育晚,不用担心。于是马成勇便放松了警惕,想着可能等儿子再大一些就好了。可是一直到小恒5岁了上幼儿园,他的症状还是没有改变。

 

“你家小恒又拉裤子了,你快来学校看一下吧。”“小恒在座位上坐不住,跟他说话他也听不懂,我们没办法教他。”幼儿园的老师告诉马成勇,小恒在学校拉裤子了也不会叫老师,跟他说话他也听不懂,她建议马成勇带小恒去医院检查一下。听到老师抱怨后,马成勇心里沉甸甸的,他内心始终不相信儿子有病,但是孩子的种种表现都显示他和正常的小孩确实不一样。图为小恒在做康复训练。

马成勇想要得到一个答案,于是带着小恒来到了昆明儿童医院,经过一番检查,小恒被诊断为了发育迟缓和多动症,医生说小恒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自理。虽然马成勇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是当这样的结果摆在马成勇的面前时,他依然觉得无法接受。更糟糕的是医生建议他给小恒做康复治疗时,他却发现自己根本拿不出钱来。

 

马成勇无奈地牵着小恒的手慢慢走出医院,看着低着头乖乖跟着自己的儿子,他蹲下身子抱住小恒:“就算你一辈子都不能自理,爸爸也会一直照顾你的。”马成勇坚定地说。小恒虽然听不懂爸爸在说什么,但是他伸出双臂搂住了爸爸的脖子,把头埋在了爸爸的肩上。感受到儿子对自己的依赖,马成勇一直强忍的情绪一下子爆发了,他抱住小恒失声痛哭。图为马成勇和儿子在医院里。

虽然马成勇有一直照顾小恒的信念,但是他的一辈子并不是小恒的一辈子,如果他不在了,不会自理的小恒要怎么生活呢?想明白这个道理,马成勇回家后便四处打听偏方,想尽办法地给小恒做治疗,但是收效甚微。就在马成勇焦急的时候,他得知昭通有家医院可以给孩子做康复治疗,并且政策上可以减免一些费用。

 

马成勇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于是他卖了家里能卖的东西,又跟亲戚朋友借了一笔钱,马不停蹄地带着儿子来到了医院。贴片、言语、扎银针、推拿……小恒每天都要接受各种康复训练,因为多动症的关系,小恒在治疗时并不配合,总是东张西望,左右摇晃。图为小恒在做康复训练。

 

尤其是在做针灸治疗的时候,小恒看见医生拿着银针过来就开始哭,“爸爸,疼,救我。”只会说短句的小恒,在最害怕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向自己最依赖最信任的爸爸求救。但是为了儿子的治疗,马成勇只能强忍着心疼,把挣扎的儿子紧紧抱在怀里,让医生方便行针。“爸爸,坏!”面对儿子的哭喊控诉,马成勇心如刀割。图为父子俩。

 

因为妻子在家生活自理困难,没办法自己做饭,马成勇在每天带着儿子在医院做康复治疗之余,还要每隔两三天就回家一次,为妻子做好方便储存的饭。小恒在跟着马成勇回家时,因为害怕回医院还要扎银针,他就在家里四处躲藏,不愿跟着爸爸回医院,喊着“疼,不去。”马成勇看着儿子的样子十分心疼,但是他知道,康复治疗是小恒能学会自理的唯一办法,所以他只能狠心地不顾小恒的哭喊,将他重新带回了医院。图为小恒。

 

好在马成勇的坚持没有白费,经过一年多的康复治疗,小恒的病情有了起色,最令马成勇欣慰的是,小恒不再拉裤子了。小恒在开始做康复治疗后,马成勇便听从医生的建议,每天在固定时间带小恒去厕所。一开始小恒并没有上厕所的意识,坐十几分钟半个小时都拉不出来,马成勇也不会着急。如果小恒拉出来了,他就会夸他给小恒奖励,让他愿意在马桶上上厕所。图为病房里的父子俩。

虽然过程十分缓慢,但是随着小恒认知方面有了进步,他逐渐适应了每天由爸爸牵着去厕所大小便,拉在裤子里的情况越来越少。看着儿子的进步,马成勇看到了他能学会自理的希望越来越大,心里越发地坚定了,一定要坚持康复治疗下去的决心。

 

但是马成勇这个朴实的愿望,在现实的压力下显得有些遥不可及。家庭的重担一直都在马成勇的肩上,自他开始带着小恒做治疗开始,家里便没有了收入来源,小恒的治疗费用都是靠亲戚朋友接济帮助的。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这段时间里,马成勇整日忧心忡忡,因为儿子随时可能中断治疗,他却不知道怎么办。图为马成勇。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