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焦虑会普遍存在,而生育焦虑其实很大程度是教育焦虑引起的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2-11-27 22:29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2022年国家教育宏观政策论坛年会上,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丁金宏教授认为——

世界人口会持续增长,但中国人口会逐步下降。即使生育政策不断调整,年轻人生育意愿也不高,生育焦虑会普遍存在,而生育焦虑其实很大程度是教育焦虑引起的。所以,缓解全社会的教育焦虑,成为回应生育焦虑的关键。

 

★人口的重要性

2016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今年我国全面放开三胎,但我国出生人口仍然逐年下降。全国总人口濒临负增长的警戒线。

我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得益于“人口红利”,成为世界DGP第二国家,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所谓“人口红利”,最通俗的解释就是——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多,保证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需求;少儿抚养率低;老年人口比例尚未达到最高点,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抚养负担(少儿和老人)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如果出生人口持续减少,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全面适龄劳动人口自然也会大幅降低,“人口红利”就会逐步消失,不利于经济发展。

 

★生育焦虑的根源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丁金宏教授认为年轻人不生,是因为“生育焦虑”。

“焦虑”是一种心理状态,人的心理状态决定人的行为做法,由于心理焦虑,所以导致不生。在生育上,到底焦虑什么呢?主要是指“生不起、不敢生、不想生”。

“生不起”——生育成本太高,难以承受,即抚养问题;

“不敢生”——生育后续所涉及的问题,已经大大超出生育本身,即社会问题;

“不想生”——主观上,没有生育的意愿,即思想问题。

丁教授说生育焦虑主要由教育焦虑引起。所谓“教育焦虑”不外乎就是指对孩子的教育投入过高,而引起的心理焦虑。客观分析会发现,生育问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最主要的包括抚养问题、社会问题、思想问题。而教育投入只是生育成本的一部分,属于抚养问题。所以,如果将生育问题全部归结于教育,有失偏颇。

比如去年的“双减”政策,其核心目的就是通过减轻教育负担,以减轻家庭负担,促进生育。但,如果只是减轻教育负担,而忽略其他方面(诸如:住房、女性就业权益、医疗保障、社会竞争、女权思想兴起、就业压力、过度防疫)的改革、完善、引导,则政策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而言,“教育”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避开经济基础,谈教育问题造成生育现象,是典型的避重就轻,本末倒置了。

 

“人口红利”不可持续

人口发展是有规律的,一个国家的“人口红利”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这只是人口变迁过程、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经阶段——

即当经济处于发展期时,人口出生率较高,适龄劳动人口不断增加,老龄化趋势仍不明显,“人口红利”的优势又助推经济发展;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死亡率明显下降,老年龄速度提高,各种因为经济飞速增涨所导致的社会问题凸显,独立、自由、平权思想的流行,人口出生率逐渐降低,适龄劳动人口开始减少,“人口红利”的黄金期就渐行渐远了。“生之者众,食之者寡”向“生之者寡,食之者众”转变。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所谓生育焦虑其实是国家所焦虑的,是一种宏观焦虑。它从来不是老百姓关注的重点,老百姓更加上心的是生活焦虑——首先解决生存问题,再希望在有生存保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我的生活质量。

这就会产生一种认知错位,即国家关注的点与百姓关注的点是不一致的。于是,当基于关注的点,国家所产生的各类政策、措施、方案,可能老百姓并不买帐。

比如:抗疫三年,为什么2020年时,我们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服从于国家的防疫政策,并充满自豪感,是因为那时老百姓所关注的点与国家所关注的点是一致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从2021年底开始到现在,为什么同样的防疫政策,同样的防疫宣传,同样的疫情大环境,却难以获得老百姓的认可和支持,关键就在于,老百姓关注的点已经转到了顽强生存、正常生活上,而国家关注的点没有改变。

比如:放开二胎三胎政策之所以难以达到效果,就是因为老百姓觉得生孩子会降低自我的生活质量。我们国家的资源还远远没有达到过剩的程度,甚至毫不夸张地说,5%的人掌握着90%以上的财富资源,你让95%的人陪着那5%的人一起生孩子玩?

 

其实,国家从宏观角度思考,老百姓从个人角度思考,本身是肯定会有差距,但如果国家代表的是广大的普通老百姓,能更多的从老百姓的角度去思考,那么这种差距是能极大弥补的。

国家提出的“共同富裕”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当老百姓解决了生存问题,并且很好的生活,拥有较高的幸福感时,生育焦虑就会迎刃而解了。

没有了“人口红利”,不必追,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人才红利”让我们的经济继续向前。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