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发抖的原因是什么 新生儿发抖怎么办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3-08-09 13:08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新生儿抽搐的原因可能是缺氧缺血性脑病导致,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以化脓性脑膜炎和败血症也会出现抽搐的症状。药物过量或中毒也会造成抽搐。此现象也可能是家族性良性抽搐。

  1.颅内疾病缺氧缺血性脑病,抽搐多见于生后24小时内;缺氧性及产伤性颅内出血,抽搐厥多见于生后2—3天;脑梗塞:多为大脑中动脉梗塞,抽搐多见于生后1—4天。

  2.感染多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以化脓性脑膜炎和败血症为多。宫内感染的宝宝,抽搐见于生后3天内,生后感染的则多见于出生后1周后。新生儿高热抽搐罕见。

  3.代谢异常低血糖,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低钙血症,包括抽搐发生于生后1—3天的早发型及生后1—2周的迟发型;低镁血症,常与迟发型低钙血症并存;高钙或低钠血症;维生素B6缺乏症:抽搐见于生后新生儿抽搐的表现数小时到2周,镇静剂无效;胆红素脑病;氨基酸代谢异常:枫糖尿症、苯丙酮尿症、高甘氨酸血症等。

  4.药物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兴奋剂、氨茶碱、有机磷等。撤药综合征:孕母用麻醉药,苯巴比妥类药物,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分娩后药物供应突然中断,常于生后6小时内发生抽搐,24~48小时恢复正常。

  5.先天性中枢性神经系统畸形脑积水、脑发育不全、小头畸形等。

  6.家族性良性抽搐为自限性疾病,抽搐发生于生后3天以内,发作频繁但一般情况良好,87%于数周至数月后自愈,13%发展为癫痫。

  7.其他包括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高血压脑病等,或原因不明。

二、新生儿发抖的症状

 

  新生儿抽搐常见的是局灶性的,可能难以辨认。阵挛性肌肉活动伴肌张力增高和烦躁不安必须与抽搐相区别,烦躁不安只有在刺激后才会产生阵挛,握住肢体不动可制止阵挛。而抽搐是自发产生的,握住肢体时仍感觉到肢体的抖动。

  1.姿势的改变正常的新生儿肢体常呈屈曲状态,但又非过分曲屈,腕、膝、肘、踝等关节的角度一般不小于90°,打开包被四肢常有不规则的舞动。如四肢各关节角度小于90°,说明肌张力增高,若四肢松软、伸直,全身成大字形,说明肌张力低下。

  2.面色改变新生儿出现严重抽搐时,常伴有短时间的面色发白或青紫,有时可同时伴有口吐白沫。这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把握好最佳就医时机。

  3.眼神的改变新生儿抽搐时,大部分会伴有短时间的意识丧失,表现为失神、瞪眼或斜视等。总之,新生儿抽搐时除肢体或肌肉抽动外,还会伴有神志、面色、肌张力等等的改变,爸妈只要仔细观察,不难识别。

三、新生儿发抖的治疗方法

 

  如欲妥善治疗就要先找出孩子抽搐的原因。对于第一次发烧合并抽搐的孩童,医师会详细询问家长孩子抽搐时间的长短、抽搐表现及家族史,需搭配详细看诊及血液检查,必要时会安排脑脊髓液检查或脑部断层扫瞄,以便排除脑膜炎、电解质不平衡、代谢性疾病。或其他原因的可能。第一次发烧合并抽搐的孩童,通常需打点滴留院观察6~8小时,因为有可能短时间再发作。若急性发作,会以静脉注射或直肠塞剂方式给予抗癫痫药物来停止抽搐,严重重复抽搐者需安排住院治疗。热性痉挛的病患会于第一次发作后了至10天安排脑波检查。

  1、不要为了叫醒或压制小孩痉挛,而不断晃动或束缚小朋友的身体。

  2、干万不可因担心孩子咬到舌头,而硬将汤匙或父母的手指头塞入小孩紧闭的嘴巴中,这样可能会诱发呕吐,若东西不慎掉入反而会引起呼吸哽塞,造成进一步伤害。

 

四、怎么预防新生儿发抖

 

  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来预防。例如癫痫病人需按医嘱服药,如果突然停药,即使是1天~2天,都会导致癫痫抽搐的发作。又如小儿高热易抽搐,及时退热可预防抽搐。破伤风病可引起抽搐,所以要打破伤风疫苗预防破伤风病。狂犬病会引起抽搐,预防狗咬伤很重要,万一被狗咬伤,要立即到医院诊治。缺钙会引起抽搐,所以小孩要补足钙(多吃含钙食物,必要时服葡萄糖酸钙、钙片等),同时要多晒太阳,服食鱼肝油等。预防腓肠肌抽筋,要在剧烈运动前或游泳前做足准备运动、热身运动。为防止晚上睡觉时该处抽筋,白天勿过度疲劳,晚上勿使腿部受凉。

  1、热性痉挛的小孩若生病,应尽早就医。

  2、平常家中就应准备退烧塞剂,发烧时应采取正确积极的方法退烧,避免因体温持续上升再度引起抽搐。

  3、热性痉挛的小孩应避免常发生全身性热性痉挛,以免增加日后变成癫痫的危险。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