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脐疝护理治疗法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3-10-04 15:08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宝宝脐疝是不可以游泳的。宝宝脐疝如果游泳会加重宝宝的腹部压力的,也就加重宝宝的脐疝的。要宝贝尽量避免哭闹和大便干燥的,也就是避免腹部的压力的。对脐疝恢复有利的。

  宝宝脐疝属先天性,是新生儿和婴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之一。

  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区由于胎儿阶段脐带从腹壁穿过,是腹壁的先天性薄弱处。又因在婴儿期两侧腹肌未完全在中线合拢,留有缺损,在医学上称为“脐环”。所以,当宝宝哭闹过多、咳嗽、腹泻等促使腹腔内压力增高时,便会导致腹腔内脏特别是小肠,连同腹膜、腹壁皮肤一起由脐部逐渐向外顶出,形成脐疝。

  疾病症状

  婴儿脐疝多属易复性疝。当啼哭,站立和用劲时,脐部膨胀出包块,一般直径1~2厘米,无其它症状,往往在洗澡,换衣时无意中发现。多呈半球形或圆柱状,肿物顶端有一小瘢痕,是为脐痕。

  肿物的特点为可复性,即哭闹、咳嗽、直立时肿物饱满增大,而且肿物触之较坚实。宝宝安静或者家长用手按压时,肿物缩小或者回纳人腹腔,并伴有咕咕肠鸣音。肿物缩小或还纳后,局部留有松弛皮肤皱折,以上为典型的脐疝。肿物有时较大,特别是孩子哭闹腹压增高时,外表的皮肤发亮显得较薄,于是又有一些家长担心脐疝会不会被撑破,实际上由于皮肤的弹性与韧性,并不存在撑破的可能性。

二、宝宝脐疝护理治疗法

  较小的脐疝如直径小于1.5厘米,多数在2岁内可随着腹壁增强而自愈,鉴于婴儿脐疝很少发生嵌顿,可先予非手术治疗,而采用脚部黏贴和弹性腹带。

  一、胶布粘贴法

  个别脐环偏小、小儿又爱哭闹、屡发脐疝嵌顿者可试用“胶布粘贴法”以加速脐孔闭合。

  1.粘贴胶布应为医用胶布,宽约5厘米,长度超过病儿腰围6~10厘米。一侧胶布端剪小像舌头样伸出(长约5厘米),另一侧胶布中间开横口以便让对侧舌头样胶布。

  2.插入后,粘贴胶布经过的腰背部可内垫纱布。

  3.粘贴时必须使疝囊空虚或呈内陷状态。一般1~2周更换1次,可连续贴用3~6月。

  4.使用中注意保护皮肤防止起泡糜烂,粘贴要领是:适度贴紧,每次粘贴均使脐现变小,以促使脐称愈合。为防止胶布滑脱,外面也可加弹性带(松紧带)由于胶布粘贴有一定的难度和合并症以上操作应由医务人员完成。

  二、“弹性腹带”法

  此法对新生儿、小婴儿尤为适用。可先选用通常白天佩带,夜睡时松下,并经常调节松紧度以起到既防止脐疝过分膨出,又保证小儿饮食入量和腹部发育弹性。腹带操作较简便,家长完全能够胜任,而且受到过分忧虑的家长(特别希望宝宝能得到治疗)的欢迎。

  有些家长沿用旧习采用大铜钱或硬币,以布带勒紧腹部,企图挡住脐疝膨出,既无疗效还可能造成损伤,所以应弃之不用。

  三、手术

  如出现嵌顿或患儿已逾2岁而脐疝仍未自愈,应手术治疗。

三、脐疝以及脐疝的分类

  脐疝在临床上分为以下三类:

  (1) 羊膜疝:羊膜疝又称为脐膨出或脐带疝,是一种先天性腹壁发育不全。脐带周围的腹壁发育缺损,导致腹腔内脏器疝出的一种新生儿畸形。脐疝发病率为千分之0.17到千分之0.14,男婴多于女婴,死亡率较高。脐带疝又分为胚胎型脐膨出和胎儿型脐膨出两型。胚胎型脐膨出的特点是腹壁组织缺损大,整个胎儿内脏,如肝、脾、胃、胰等器官均突出于腹壁外,成为疝内容物的一部分,尤其以肝脏位于“疝囊”内为标志。胎儿型脐膨出的特点是腹壁组织缺损面积较小,疝内容物主要为肠管,而肝、脾、胃、胰等器官均未突出于腹壁外,这是该型与胚胎型脐膨出的区别。

  (2) 婴幼儿脐疝:多见于1岁以下婴儿。临床表现为脐部呈半圆形突起,如拇指头大小。当婴儿啼哭时疝突起增大,安静时缩小。用手将疝内容物回纳至腹腔后可触及圆形或卵圆形脐门(即腹壁组织缺损的部位),直径为1.5至2厘米大小,一般不发生嵌顿。婴幼儿脐疝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一为脐部发育异常,包括脐环未闭锁或因闭锁不全导致局部组织薄弱;二为婴幼儿啼哭等各种原因造成腹内压力增高。

  (3) 成人脐疝:成人脐疝为后天发生的脐疝,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妇女。其主要原因为妊娠、腹水、腹部肿瘤、肥胖等因素导致腹部、特别是脐部组织薄弱,抵抗腹内压力增高的能力减弱。临床表现为脐部疝出,疝囊由此膨出并与皮肤粘连。疝内容物多为大网膜成肠管。由于疝较小,疝内容物反复膨出及回纳可造成粘连,形成难复性疝。患者自感腹部不适,有坠胀感,如出现嵌顿,刚会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肠梗阻的症状,应及时实施治疗。

四、新生儿脐疝注意事项

  新生儿出现较小的脐疝,如直径小于1.5cm,多数在2岁内可随着发育腹壁增强能自愈。鉴于婴儿脐疝很少发生嵌顿,可先予非手术治疗,用胶布贴敷疗法,即取宽条胶布将腹壁两侧向腹中线拉拢贴敷固定以防疝块突出,并使脐部处于无张力状态,而脐孔得以逐渐愈合闭锁。每周更换胶布1次,如有胶布皮炎,可改用腹带适当加压包扎。

  如患儿已逾2岁而脐疝仍未自愈,应手术治疗。手术具体方法是在脐疝下方1~2cm处作相应的弧形切口,游离皮瓣,呈露两侧腹直肌前鞘。切开腹白线和疝囊,如无完整的疝囊则切开腹膜。回纳肠管,切除疝囊,于疝环处缝合腹膜切缘。横形缝合腹横筋膜,再纵形缝合腹白线以缝闭脐环和修复腹壁薄弱区,最后将保留脐孔的皮瓣按原位缝合。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