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午不食吃什么 食欲不振怎么办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3-10-11 13:02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一、过午不食好处

 

  一、食欲少,能减低男女爱欲之心。

  二、能得身心轻安,让肠胃得到适当休息。

  三、易入禅定(梵语dhyana)。

  四、有更充裕的时间可修行悟道。

  五、欲得解脱(梵语vimokso),食欲必然净化故。

  六、三世诸佛皆依过午不食。

  持过午不食有如上所述之好处,有理念而持午,人人皆可行之,持之以恒,即可得到持午之功德与利益,无有限制。

  过午不食初学者的操作步骤:

  1.早上要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餐吃得少。

  2.绝对不可以吃宵夜。

  过午不食过阶段者的操作步骤:

  1.吃饭时间改为早上5:00-下午1:00。

  2.先从每周一天过午不食,连续四周后再调整一次。

  3.当连续一个月过午不食后,可停五天,接着再二个月过午不食,停五天

  以此类推,连续五个月过午不食,再休息五天,经过以上几个过程,差不多就能稳住过午不食的习惯了。

  4.一般最慢七个月内便可渐渐习惯过午不食。

二、过午不食要坚持重要的饮食原则

 

  1、一日二餐:早餐吃好,午餐吃饱,不用担心吃的太多,以饱为原则。

  2、午后禁食:吃过午餐2-3小时后就不要进食,但可以喝水,咖啡,茶,及低热量的饮料。

  3、食物比例: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4:3:3,其中碳水化合物的3/4为蔬菜水果,1/4为淀粉类食物。蛋白质以植物性为主,植物性蛋白质:动物性蛋白质=2:1

  低热量水果:如果晚上真的很饿,可以吃少量。

  过午不食的减肥原理是:

  1、早餐:(进食)——胰岛素分泌下降——饥饿感产生

  2、午餐:(进食)——胰岛素分泌下降——饥饿感产生

  3、空腹期:(不进食)——进入燃烧脂肪期

  有一句养生口诀是这样念的:早上吃的像个皇帝,中午吃的像个将军,晚上吃的像个乞丐。(由于晚上运动少,晚饭是不易多吃的)古语说:“晚饭只喝汤强似吃药方”就是这个道理!

三、过午不食受到减肥人士热捧的理由

 

  1、简单——不用刻意挑剔食物,不用斤斤计较热量。

  2、方便——面对外食,虽然不能挑剔种类,但是可以选择不吃。

  3、弹性——原则上,下午2点以后不能进食,但若是午餐吃的早,时间可以调整。

  4、明显——脸蛋、下巴、腹部、粗腰、瘦身效果都可见。

  5、健康——精神好,不容易疲倦,身心轻盈。

  6、体质佳——只要能持续进行半年至1年,就能完全改善为“吃不胖体质”。

  这里还要提醒女孩子们少吃佛家认为不适当的食物,如人造的食物:汽水、运动饮料。含有刺激性的食物:烟、酒、咖啡等。烧烤类的油炸类的食物不吃,对肝不好。糯米、炒面、炒饭不食。太多调味料的不食,含有防腐剂、抗氧化剂、防霉剂等食物会破坏肝,脑神经系统,因而不食。蛋类容易滋生细菌,最好不食。

  恰当的食物则有:抗癌蔬菜:芥蓝菜、高丽菜、花菜等,以及豆腐、水果、白米、燕麦片等淀粉质的,以粗盐代替酱油,以蒸者调理食物,口渴最好喝开过的温开水。在吃食物的时候要细嚼慢咽,而实施过午不食的时候不要急功近利,让自己的身体慢慢适应习惯才好。

四、过午不食的具体操作十大原则

 

  天然健康的饮食原则:杂食,慢食,素食,早食,淡食,冷食,鲜食,洁食,生食,小食。

  1、杂食

  杂食充分体现食物互补的原理,是获得各种营养素的保证。可先从每天吃10种、15种食物做起。

  2、慢食

  “一口饭嚼30次,一顿饭吃半个小时”有多重效应:健脑、减肥、美容、防癌。

  3、素食

  原意为“基本吃素”,而不是一点荤也不吃,这也是人的消化系统结构所决定的进食原型。

  素食是防治文明病的核心措施。

  4、早食

  即三餐皆需早。早餐早食是一天的“智力开关”;晚餐早食可预防十余种疾病。

  5、淡食

  包括少盐、少油、少糖等内容。一个“淡”字可解。

  6、冷食

  吃温度过高的食物,对食道健康有害。低温可延寿,冷食还可增强消化道功能。

  7、鲜食

  绝大多数食物均以新鲜为上,许多“活营养素”可得以保持。提倡“鲜吃鲜做”、“不吃剩”。

  8、洁食

  “干净”包括无尘、无细菌病毒以及无污染物。

  9、生食

  并非一切均生食,而是“适合生食的尽量生食”。

  10、小食

  21世纪进餐制以日进五餐或六餐为宜,三顿正餐外的小餐(上午10点、下午16点及20点左右)称为“小食”,具多重功效。它与平时所说的零食有别,后者无定时定量的概念,导致与正餐的矛盾。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