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VS汤圆,还傻傻分不清楚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19-02-18 16:29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星月当空万烛烧,人世天上两元宵”,热烈非凡的元宵佳节行将到来,经常这个时候,元宵与汤圆总让很多人分不清楚。为什么要吃这两种食物?二者到底有何鉴别?

  汗青学者、天津社科院研讨员罗澍伟简介说,元宵和汤圆是正月十五必吃的应节食物,恍如腊月初八的腊八粥。那么,汤圆和元宵后果有何甄别?大略来说,以江浙为核心的南方地区,用包制办法制作的叫汤圆;以北京为核心的北方区域,用摇制门径出产的叫元宵。

  据研究,起头的汤圆出自宋代的明州,也即是不日的浙江宁波。本地人用白糖、黑芝麻和猪油做成馅芯,再用水磨糯米面包制成2至3公分的圆形生品,开水下锅,煮熟后食用。由于下锅时先沉后浮,所以最初叫“浮元子”,煞是雅观,让人遐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在古汉语里,“汤”是开水的寄义,过后人们逐步改叫汤团、汤圆。

  罗澍伟展示,汤圆的原始外形是宋朝风靡的一种小吃“元(圆)子”,这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录。《梦粱录》中称作“汤团”,《武林往事》又将其称作“乳糖圆子”“澄沙团子”,说明这时候的圆子已有了馅芯,所以宁波人在此根柢上创新为煮而食之的馅芯汤圆,而不带馅芯的珍珠圆子至今仍流行于江浙一带。

  说完了汤圆,再来说说元宵。罗澍伟简介说,元宵用糯米细粉制成,圆形,馅有豆沙、白糖、山查及各种蜜饯果料等,食用时煮、蒸、炸、拔丝皆可。传为上元节期间,元代多半(即今北京)的糕点铺,为使人利便快捷地吃上时令食物,首创了摇制法。明朝刘若愚对此有具体记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因系正月十五晚上食用,直接取名“元宵”。办法虽然粗暴,但想象奇妙,且适于批量生产。

  清朝以来,北方各地的元宵制造日益邃密,北京的桂花十锦元宵、天津的蜜馅元宵都很知名。南方各地的汤圆,更是新品层出,如成都的赖汤圆、重庆的凌汤圆、上海的擂沙汤圆、姑苏五色汤圆、广东的四式汤圆、台湾的菜肉汤圆……堪称花样新奇,格式单一。听说外洋友好见状,因不知馅芯若何放入而叹其为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十里分歧风,百里差别俗,千里不同情。在我国一些地方,冬至或过春节时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或称甜馅的为汤圆,咸馅的为元宵。

  罗澍伟浮现,不论是“包”进去的汤圆,还是“摇”进去的元宵,都是元宵节的一个吉俗,取意在于阖家撮合、与睦俊丽、调与完美,交付新的一年幸福安康、诸事完美的夙愿,致使被人们留传、因循、传承。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