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每年有50万人死于血栓疾病,形势更加严峻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2-10-26 00:04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据统计,全球每4个人中有1人死于与“血栓”相关的疾病。在美国,每年有10-30万人死于血栓疾病。在中国,每年有50万人死于血栓疾病,形势更加严峻。

01

什么是血栓?

血管好比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而血栓就是河道中的泥沙淤块。一旦形成,可能造成血液运输系统“瘫痪”,引发多种血栓性疾病。

血栓性疾病包括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动脉血栓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如大家所熟知的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静脉血栓主要引起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血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时间,形成时大多没有明显症状,脱落时更是无声无息。然而,一旦发生非常凶险的栓塞(肺栓塞),严重者可在1—2个小时内死亡,因此血栓也被称为“沉默杀手”。

02

哪些是血栓的高危人群?

天佑医院神经内三科主任赵永波教授表示,人体血液中存在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正常情况下,二者保持动态平衡。但在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下(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定律),这种平衡会被打破,使人处于“易栓状态”。以下则为血栓的高危人群:

1、静脉曲张、脱水患者,他们的血流比正常人缓慢,血小板与血管内膜接触机会增多,血小板就有可能沉积黏附在血管内膜上,继而形成静脉血栓。

2、大面积烧伤或感染、手术后、患有免疫疾病、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患者、妊娠期妇女,这类人群血液均黏稠,容易形成静脉血栓。

3、机械、化学、感染性因素损伤静脉壁后,可引起血小板在创伤局部黏附、聚集,最后导致静脉血栓。

03

提早预防不给血栓可乘之机

“俗话说,血管堵,百病生。血栓虽然危害严重,但只要积极应对,多数是可以预防的。”赵永波教授进一步指出,“及早发现血栓形成风险,进行及时干预,是防‘栓’于未然的关键。”

血栓的预防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基础预防

1、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患有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应按医嘱服药预防血栓。

2、术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在床上进行下肢活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

3、普通人群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入手。戒烟戒酒、少食油腻、规律作息。关键的一点是“动”起来,适当运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固定姿势。在日常生活中,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或长时间开车时,可以每隔两小时活动一下身体,避免久坐。

第二步:物理预防

主要有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和梯度弹力加压袜。可利用压力促进下肢静脉血流加速,减少血液瘀滞。医生会根据患者罹患血栓的风险程度,给予相应的预防器械。

第三步:药物预防

对于血栓风险较大的患者,采取药物预防,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口服给药,固定剂量,无需常规检测凝血指标,与肝素类及华法林相比使用更简便。

04

警惕血栓的6个信号

当出现以下迹象时,可能是血栓发生前身体发出的警报,需引起重视。

a、睡觉流口水。如果在睡觉的时候总是流口水,而且总是往一边流,那么就需要警惕是否存在血栓的情况,因为脑血栓会导致局部肌肉功能失调,因此会出现流口水症状。

b、眩晕。眩晕是脑血栓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其是在清晨起床时出现概率较高。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 1~2 天反复出现 5 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c、四肢麻木。有时候感觉四肢尤其是腿部有点发麻,如果这种症状频繁出现,甚至还伴随着微弱的疼痛感,那就需要重视,因为当心脏或者其他部位出现血栓并且已经进入到动脉之后也会导致四肢发麻,这时发麻的部位皮肤还会有惨白、温度下降的现象。

d、血压异常升高。平时血压正常,突然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要警惕脑血栓;不只如此,血压突然降到80/50mmHg以下,也有可能是脑血栓前兆。

e、哈欠连连。如果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平常总是打哈欠,这说明身体的供血已经不足,因此大脑无法保持清醒,很有可能是动脉变得狭窄或者出闭塞所致。

f、步态异常。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随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赵永波教授提醒,血栓性疾病需要及时得到专业医生的救治指导,如果怀疑有血栓形成,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